音域:樂器或人聲所能達到最高音與最低音之間的范圍。
音色:又稱音品,聲音的基本屬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樂自然中性的對立面,即聲音染上了節目本身沒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對著一個罐子講話得到的那種聲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號中多出了(或者是減少了)某些成分,這顯然是一種失真。
失真:設備的輸出不能完全復現其輸入,產生了波形的畸變或者信號成分的增減。
動態:允許記錄最大信息與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態響應:器材對音樂中突發信號的跟隨能力。瞬態響應好的器材應當是信號一來就立即響應,信號一停就嘎然而止,決不拖泥帶水。(典型樂器:鋼琴)
信噪比:又稱為訊噪比,信號的有用成份與雜音的強弱對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
空氣感:用于表示高音的開闊,或是聲場中在樂器之間有空間間隔的聲學術語。此時,高頻響應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義詞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
低頻延伸:指音響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頻率。系用于測定在重放低音時音響系統或音箱所能下潛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說,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頻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則下潛到16Hz。
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頻段,此時諧波相對強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沒什么問題,現場演奏的音樂會皆有明亮的聲音,問題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過于明亮(甚至嘯叫)便讓人討厭。